從去年中開始嘗試著培養寫日記的習慣,大致上來說是斷斷續續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會覺得好像沒什麼特別好寫的事情,這倒也不是說自己整天下來都在發呆什麼都沒做,也什麼事情都沒發生,而是覺得這些事情實在沒什麼好寫,寫起來像是流水帳一樣,好像在應付了事,為了寫而寫,慢慢就會開始偷懶跳過,然後就是中斷了好一段時間沒寫。

不過我後來察覺到,如果沒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等到真的發生一些值得記錄的事情或想法時,也不會想到要寫下來,就這樣放著從腦海中流失掉。想想也挺可惜的,後來還是想試著將寫日記這件事培養成習慣。最近一個多月讀了大概將近10本關於寫日記的書,參考一下到底該如何持續讓自己想寫下去,以及到底該寫些什麼。

書就暫時先不列出來了,自己大致上有個心得就是,首先要調整一下心態,不要想著一定要寫些什麼多特別或多有價值的事情,因為這樣會讓自己陷入困擾的狀態,絞盡腦汁想著到底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然後如果連續幾天都沒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會發生每天到了要寫日記的時間變成好像什麼睡前的挑戰一樣,不用幾天就會開始偷懶不想寫了。很多關於如何寫日記的書都會強調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內容(都在10分鐘內),為的就是不要讓寫日記還沒習慣前就先變成一種有負擔的任務。

那好,知道放下非要寫些什麼特別事情的心態後,還是要回到一個問題,「到底要寫些什麼?」。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種坐下來要寫日記時,腦海裡只想著「我要寫日記」,但方向很混亂,想出一些當天的流水帳,但實在也不知道從何寫起。對於這種問題,我認為日記有一定程度的個人化,如果你會有想要培養寫日記習慣的念頭的話,想必是出自一些動機,覺得寫日記可以幫助自己改善些什麼,或是幫助自己達到些什麼目標。因此我認為一開始真的對於要寫什麼沒有頭緒的話,可以給自己的日記設定一些固定格式,或者說,設定一些固定問題,好的想法來自於好的提問,以我自己來說,目前我的日記重點在於培養自信心、正面思考、以及良好的習慣,所以目前我的日記固定格式裡,就有包括晨間日記的「我很感謝什麼」、「如果今天發生什麼會很讚」、「每日自我肯定」,而夜間日記則包括「今天發生什麼很讚的事情」、「今天完成了什麼事情」、「我如何讓今天變得更好」。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執行效果還挺不錯的,即便有時會漏寫一些東西,但至少我現在寫起日記並沒有像之前那樣常常覺得好像有什麼負擔,而我確實也感受到寫日記對我心態上以及自我檢視上起了明顯的調整作用,另外就是我當天如果真的有什麼比較值得記錄的事情時,也會很自然地寫下來,不用特別提醒自己要去記錄。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7 月 12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