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人常常許願的一個時間點,我有見到兩個自己親友許下願望,嗯……..然後已經失敗的案例,一個是戒菸,一個是開始健體強身。而失敗的模式也很像,他們起初都做得很不錯,也相當有衝勁,但是過沒多久後,想戒菸那位就受不了繼續抽菸,想運動那位好像已經忘了自己設定過這目標了。

人天性上確實不善於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事情,至少我們可以說,相對於比較遠的未來,我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當下給吸引。

如果我們要達成本身就是短期不需要累積或持續的目標,那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目標是一種需要長期累積或持續執行的,那問題可就大了,像是要養成一個新的習慣比如健身,又或者要熟練一項新的技能比如說程式撰寫,這些都不是努力拼個一兩天就任務達成洗洗睡的事情。那麼以短期的眼光來安排自己通常就會在時間拉長後失去動力或方向而放棄。

這裡我引入一個比喻,就是百米短跑和馬拉松,百米短跑要求的是在短時間內盡可能以自己最大出力來完成,而馬拉松則不會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快速累積里程,但必須以固定持續的步調累積來完成,要是以全速衝刺的方式來跑馬拉松,大概不到五百公尺就跑不動了。而以設定目標來說,短期的任務就像是跑百米般,長期任務就像是馬拉松。

而很多人的問題就是,他們設定的目標屬於比較長遠的,也就是說,可以比喻成45.195公里的馬拉松,但他執行的方式卻是一起步就採取跑百米般地「殺啊~~~~~」衝刺,結果通常就是執行沒多久就開始感到痛苦,失去耐性,開始偷懶,最後不了了之,這就是典型的用百米衝動來處理馬拉松目標的作法,也是很多壞習慣戒除和好習慣養成會失敗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對大多數人來說,執行跑百米比跑馬拉松來得容易執行,其實也不用說馬拉松,假設你是一個平常不太運動的人,叫你現在去熱身一下(為了避免受傷),然後衝個一趟百公尺,或者慢慢跑個5公里,你比較願意做哪個?換句話說就是,心血來潮衝個一波通常大多人都做得到,持之以恆相對來說困難多了。

那麼要怎麼克服跑百米思維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拆解長期目標,將其化為一個一個每天執行起來沒那麼困難的任務,這在執行上相對容易,試想我們以跑百米三分之一的速度來跑個一百公尺絕對簡單到不行吧,甚至只要稍微有點基本運動習慣的人,跑個一兩公里大概都沒什麼困難。而馬拉松的作法,是可以讓我們都不需要在短期內進行高強度的挑戰,而是以相對輕鬆但不斷持續下去的方式來執行。這樣的作法好處就是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的負擔,無論就精神還肉體層面來說,但只要能保持下去,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累積起相當的效果。相對來說,以跑百米的心態猛衝,也許在初期馬上得到明顯的效果,但因為挑戰強度太高,很難持續下去,無法產生任何累積性的效果。

但馬拉松的作法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會帶來焦慮和不耐煩,我們通常會渴望自己馬上感受到明顯可見的成果,而這種強度不高但長期持續的作法,會讓你無法在每天的執行中馬上感受到效果。這裡我們就必須引入另一個方法就是「做記錄」,也就是類似寫日記的功能,只是我們是記下自己每天完成的任務,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比較明顯看得到自己累積的效果,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感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又可以反過來激勵自己繼續精進,變成一種良性循環。

如果以戒菸來說的話,假定你目前一天抽10根菸,那麼不要一下子就逼自己馬上不抽煙(我那位戒菸失敗的親友就是如此),而是可以像是用筆記做出清單,每天記錄自己抽幾根菸,然後設定第一個一星期先略為減少為一天抽9根菸,第二個星期減少為每天8根,第三個星期每天7根,以此類推。而因為有每天做記錄的關係,所以也會在做記錄的當下就看到自己累積到目前為止的成果,相對來說就比較有成就感。

這種心理有點類似打電動,我們在剛開始打電動時,圖的是新鮮刺激感,但通常在我們玩過幾遍,開始熟悉遊戲內容後,新鮮感會開始消退,但很多遊戲都會有些設計讓我們可以延長繼續挑戰遊戲的慾望,那就是像累積分數,或是各種特殊累積成就,好比說多快之內破關之類。而我們在看到分數慢慢向著某個目標累積,又或者看到各種特殊成就的記錄,就會不斷地想繼續挑戰,如果有玩這類電動經驗的人應該都可以體會。特別注意一點,累積這些分數或是特殊成就,對我們根本不會有什麼具體的好處,但我們就是會為了這個根本沒什麼具體益處的分數和成就持續玩遊戲,甚至某種程度上變成一種負面案例,像是很多人玩線上遊戲會為了累積經驗值升等之類的而變成成癮狀態,即便以旁人的眼光來看,一直重複同樣的遊戲實在無聊透頂。

而做記錄就是這種效果,即便不會帶給你額外的好處,但你會「光看分數就爽,光看分數就想持續做更多」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長遠的目標來說,首先就是拆解成每天負擔不會太大的小任務,然後每天確實記錄下自己執行的成果,我想比起每次設定個目標就一頭熱猛衝,應該會更容易持續下去,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2 月 23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