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故事的能力和經驗,在寫作或溝通時,也常常會用到類似故事的技巧。

像我們在描述比較抽象的事物時,會舉一些具體案例來輔助說明,這其實就是類似說故事的一種應用。

我們也一定都體會過故事如何牽動我們的情緒與注意力。

讀小說、看動畫、看劇、看電影,其實都是一個個故事。

我們也都見識過故事的力量,

比起純粹的論述,藉由穿透人心的故事來傳達一套世界觀、價值觀往往也更容易吸引更多群眾。



總而言之,不管是說故事、當觀眾、當聽眾,我們對故事是什麼以及故事的力量都不那麼陌生。

只是我們不見得了解如何創造出一個吸引人好故事,或者對什麼聽眾要說出怎樣的故事,還有如何依據目的和場合善用不同類型的說故事技巧。

而Esther K.Choy這本《如何在LINE、臉書讓你的故事變現:上12堂商學院不教的行銷科學!》,就是在告訴你為什麼要學會說故事,以及如何說出好的故事。



本書的基本主張認為,說故事是整合自身價值觀、資格能力以及抱負的最佳方法,也是最能吸引並說服聽眾的工具。同時,作者認為只要透過正確的架構、工具以及練習,任何人都能說出好的故事。

第一部份先介紹故事的基本知識,包括基本結構、主要元素和幾種基本原型等等。

第二部份說明如何駕馭聽眾的專注力,包括了解聽眾掌握對方視角、善用資料與數據、結合邏輯與情緒、使用圖示說明複雜概念,以及蒐集好故事材料等。

第三部份則具體提出如何將說故事的能力具體應用在不同目的和場合,比如增進社交人脈、面試、產品行銷、企劃提案等。


本書有兩個我覺得不錯的特色,

首先,不愧是主張說故事很重要的書,各種主張和理論也都運用很多真實的案例的故事來說明,讀起來不無聊也比較能保持注意力。

再來,裡面很多的原則和方法都提供了寫作框架和模板,讓讀者不僅掌握這些原則,也可以具體練習生產。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在蒐集好故事的材料那個部份,教讀者怎麼向對方提問,誘導對方講出自己的故事,這套提問模板也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當自己想創造一個故事卻不知寫些什麼時,就對自己提出這些問題。



大多人應該都有自我介紹的經驗吧,會不會常常只是羅列一堆家庭背景、求學背景、工作經歷,講出幾個自己的人格特質和長處,連自己都覺得很無聊。

又或是花了很大心思蒐集一堆資料準備了一個非常有內容的報告,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卻發現台下不是恍神就是睡著。

還是向別人說明自己的專業時,看到一臉茫然的表情。

以上這些問題,都能藉由良好的說故事能力來改善。

其實提昇說故事的能力,也就是為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添加一道強力的武器。

花一點時間訓練這項能力,肯定是一項不錯的投資。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9 月 24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