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了一個年紀開始,新陳代謝速度就會開始減緩,也變得比較容易變胖。

我有一個朋友就對這個問題挺苦惱的。

他之前去海邊玩,也拍了些照片,回家看之後對自己現在的身材非常不滿意。

其實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這幾年體重有明顯上升這回事,但親眼透過照片看到自己時,感受還是比較強烈。



設定太挑戰性的目標反而容易失敗


他很想再透過運動來維持身材,我也認為,雖然新陳代謝降低,但透過運動來維持其實也沒那麼困難。

但他其實已經有過幾次嘗試運動又失敗的經驗,現在想到那些失敗經驗就挫折感滿滿提不起勁。

我跟他建議說,就再嘗試一次吧,而且就先從簡單的習慣養成開始。

很多人想養成一個新的習慣,都會急著想改頭換面,所以會急切地訂一個頗有挑戰性的目標。

好比說從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想透過閱讀來提昇自己內涵的人,訂下了一星期至少讀一本書的目標,而且還貪心想讀知識密度高的大部頭磚頭書。

但這種玩法會有個問題就是,光是想到要執行就覺得壓力很大,導致心理上的排斥感很強烈,最後大多是執行沒多久就無疾而終。



慢慢來比較快


其實這種玩法也不是完全都行不通,但是對沒有足夠強大的動機去支撐的話,一般人其實很難克服被自己訂下的困難目標施加的壓力。

像是養成運動習慣,或是養成固定閱讀習慣,都是要累積一定的時間才會產生明顯效果,而且放棄不做也不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時,逃避眼前壓力的情緒往往容易壓過遠在未來的報酬期望。

所以說,想養成這種習慣,更好的方法也許是慢慢來比較快。

我對朋友建議,就先訂一下個自己可以毫無壓力持續執行下去的任務開始吧。

我自己就有一些用這種方法成功養成習慣的經驗。

好比說我曾經密集自學了三個月的日文後,進入倦怠期,中間反而超過半年都沒再繼續碰。

有這經驗後,我給自己訂下一個任務,就是不用要求太多,每天30分鐘就好,每天一定要練30分鐘的日文。

這個任務訂下來到現在四個月了,整體執行起來的結果是我真的也幾乎天天都做到,而且還常常覺得還有時間和興趣,就加碼讀更多。

事實上我有時還是會偷懶沒有讀,但因為我的標準也不過就是一天30分,所以要重新啟動也不會感受到壓力,繼續做就是了,不會因此就荒廢下去。

以這種原則,再舉一個例子,如果要養成閱讀習慣,可以設定自己沒有壓力的任務起頭,好比說一天讀個10頁,連10頁都不行?那5頁可以吧?

事實上讀個5頁的書比想像中容易得多,甚至讀到進入狀況的話,就可以讓自己「不小心」多讀了好幾頁。

總之,至少5頁,就這樣持續下去,等到自己覺得持續這麼做變習慣沒壓力了,再稍微提昇一點任務難度,以此進步。



但事情沒這麼順利,我朋友馬上澆冷水,說他之前有訂下每天做五分鐘的運動,但後來還是無疾而終。

我就問啦,是根本就忘記這回事呢?還是記得這回事但卻懶得執行?

如果是容易忘記這回事的話,那還好辦。

畢竟是自己沒有習慣的事情,容易忘記也不奇怪。

這時候可以靠一些外力提醒,比如有人會在自己常出沒的地點貼上便條紙。

我自己是使用手機app來定時提醒,然後要執行完畢後才可以按下「完成」。這種方法對於執行起來時間短也不困難,但容易忘記的小事情特別有用。


什麼觸發自己的動機,就用那個觸發點來持續提醒自己


嗯,但我朋友跟我說他其實是記得這個任務,但就是懶。

好,說真的這讓我驚訝了一會,竟然連5分鐘都能懶,不過就比一首歌稍微長一點的時間耶!

他於是又直接推導到負面的結論,他就是懶。

我跟他說,懶也許是事實,但不能是結論,我們還要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會懶?或是怎樣解決懶的問題?

這時候他問我,習慣不是本來就很難改嗎。

我的回應是,這種說法只能算對一半,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要短時間內大幅度地改變習慣相當困難,但要透過長時間漸進地改變習慣是很有機會的。」

這次他同意我的說法了,同時還加碼說,他這次看到出去玩的照片,覺得自己應該也能重新燃起動機。

這樣一講倒讓我想到我忘記提起了一個重點,就是除了設定沒有壓力的任務做起頭外,還要有能持續激勵自己的動機。

也就是說,要養成新的好習慣,初期最好能同時達到「減少抗拒感」+「保持動機強度」



於是我說,既然看到自己的照片是讓他燃起運動的觸發點,那麼,就讓自己每次想偷懶時,都打開這些照片「回味」一下這種感覺吧。

他問我這樣不會反而產生對自己不認同的感覺嗎。

我沒辦法打包票,說可能會有一點,但是如果能養成運動習慣並且取得成果的話,這些馬上就會轉換為成就感。

他也覺得這樣講有道理,就決定來去試試看。



於是這件事情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結論,就看我朋友接下來的實踐效果。

其實對於養成新的習慣,我從閱讀和自身實踐的經驗中,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但我想也不用一下子塞一大堆方法給他,這樣會搞得太複雜,反而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就先從「設定不會造成太大壓力的任務」和「找出喚起自己想改變的觸發點,每次想偷懶時就用這個提醒自己」這兩件事情做起吧。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0 月 29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