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2019/10/20)去衛武營觀賞了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PLUS。

我很少看劇場的演出,上次看音樂劇已經是五六年前。

那時候我還在俄羅斯留學,放假時去聖彼得堡看了一部歌劇,主要目的倒也不是真的多想看歌劇,而是想朝聖一下大型歌劇院。

內容演什麼我也不太記得了,不過大致上就是一些傳統歌劇會出現的故事,比如我唯一記得的一個就是《胡桃鉗》。

再更早之前是被當時讀書會的朋友邀約去看雲門舞集,當時會答應的理由是因為他們跟我說「給自己一個機會吧!」

坦白講不要說有沒有忘記,就連當下我都沒辦法看懂那種現代劇的表達形式。

但,「給自己一個機會吧!」這句話倒是讓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



這次會去衛武營看這齣音樂劇,是因為家人想看就跟著一起去。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可能會抱著「既然沒興趣,幹麻去看」的想法拒絕。

但現在我的心態比較轉變成「如果不厭惡的話,就盡量嘗試一些不同的體驗」。


來到現場後,真的還是有被震撼到的感覺,這裡提供一張我拍的現場圖。

高雄衛武營歌劇院


至於音樂劇本身,

因為我太少參觀這種表演,也沒特別花時間研究,就講講我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我平常都是透過電腦螢幕來看影片,看的都是美劇、日劇、動畫或其他youtube影片等等。


以我平常看的影片為基準來比較的話。

音樂劇相較之下,沒辦法像拍影片那樣可以zoom in和 zoom out來決定觀眾要聚焦在什麼部份,還可以透過剪接來換場景。

所以為了要引導觀眾往正確的方向投射目光,首先就是要運用燈光的投射轉換。

再來,因為觀眾都只能從遠距離觀看,所以在表達上,演員必須以明顯甚至比較誇張的肢體動作,讓所有觀眾能理解傳達出來的訊息。

同樣因為距離的關係,不同演員間的辨識,就必須由明顯且符合該角色形象的服裝來達成。



劇情方面,

這裡引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節目簡介:

民國56年,兩位女郎陪著一位美國大兵共浴的照片,登上美國時代雜誌。那是北投溫泉酒家林立,情色文化的興盛年代。 其中「別有天溫泉旅館」是近二十年前,在王清水的資助下,由陳愛嬌所頂下經營,是愛嬌一生青春的心血,也是旅館員工生活的依靠。年輕時自殺而無法生育的愛嬌,十五年前買來養女純純,盼望母女相伴,一圓天倫親情夢。卻因為恩人王清水投資建廠,土地出現問題。唯一可以幫助王清水的議員,覬覦著純純正值青春的美貌。愛嬌為了報恩,不得不含淚拜託純純下海接客。 面對事業的危機,親情的崩解,愛情的考驗以及員工的生存,愛嬌只能全力扛起。命運的無奈,逼出了人生的堅韌。看似不得不的選擇,最終也有意外的璀璨…



以劇情來說,其實有點像以前在看的鄉土八點檔劇情。

但這麼比喻倒沒有要貶抑的意思,事實上整體看下來,我覺得比原本預想的還要精彩許多。

雖然劇情的年代是在我出生之前很久,但比起之前在聖彼得堡看的歌劇來說,是我比較熟悉的本土背景,講的也是我熟悉的台語。

如果說,在聖彼得堡看的歌劇比較屬於朝聖心態。那麼,看這部時,不管是在劇情、對話還是音樂和歌曲上,都是我熟悉能產生連結感的內容。

此外,以演出水準來說,不管在音樂歌曲方面,或者整個劇情的節奏,都讓我能投入其中享受,看完後我也能發自內心地鼓掌肯定。

事實上,很多歌劇、舞台劇的劇本,不也都是來自一些經典的故事。

而故事的劇情走向其實不出一些基本架構,

所以說,這種音樂劇的重點,反而在於如何把類似的故事精彩地呈現出來。

整體而言,這次的觀劇體驗,我會給予很不錯的評價,如果下次還有機會,我應該會再去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