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Bogel的《 讀癮者的告解》這本書在談的主題就是閱讀。

我原本以為這本會談一些讀書的方法或好處,同時會帶有一點鼓勵閱讀的傾向,但真的讀起來比較像是一種很個人化的分享,比較像是作者很隨性地分享著他的閱讀經驗以及對閱讀的看法,各篇章也沒有什麼緊密的關聯或順序,更像是帶著輕鬆聊天的心態跟你談讀書這件事。

封面的文案擷取了一些內文的觀點,感覺像是要吸引沒有閱讀習慣的讀者,好比說「文學巨著幾乎沒看過」、「沒給期限,一本書也看不完」、「有本書買了十年才翻開」等等。

但實際上嘛……..我認為整體來說,雖然這本書並不是在講什麼高深的學術理論,而是作者的一些經驗和看法。但沒有閱讀習慣,或沒有累積一定閱讀量的人,在讀本書時應該會很難進入狀況,裡面很多內容,不管要同意還是提出不同想法,都必須要建立在自己的閱讀經驗上。



好比說,有一個章節談的是「你幾歲遇上第一本欲罷不能的書」,我想沒有一定閱讀量的人,可能大部分都從未有過這種經驗。

又比如說「書蟲的煩惱是一種快樂」,裡面談的內容對於沒閱讀習慣的人來說,看了應該會很陌生有距離感。

又像是「現在的我是過去諸多閱讀的總和」,如果沒有累積足夠的閱讀經驗,並因此感受到閱讀對自己想法和行動產生的影響的話,整章看過去應該都會很無感。

做個比喻好了,對於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你跟他談盡力揮灑汗水,發洩完自己的精力,最後沖個澡,是一種舒爽又能讓頭腦產生活力的事情,恐怕聽懂是聽懂了,但很難感同身受。


嗯,但這樣說倒不是在表達本書不好,事實上如果你也是有閱讀習慣的人,我認為應該都能在本書中找到一些趣味或共鳴點。

好比說,作者以前有送書給朋友的經驗,但他後來意識到,這種行為其實蠻橫專制又自以為是,跟擅自對對方指手畫腳差不多。

雖然我認為作者的說法有點太過強烈,但大致上可以理解。

我也是不時會有想送書或是推薦書給朋友的念頭。

那麼,這個做法背後是什麼意思?就是我認為這本書的內容對你有幫助,我雖然不是直接對你提出建議,但我還是間接用書本告訴你我的建議(就是本書內容)。

而有些情況下,我們確實不適合在對方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擅自下起指導棋,特別是我們並不清楚詳細情形,對方也從頭到尾都沒找我們尋求建議。


整體上來說,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有閱讀習慣,也想知道其他讀者的經驗和看法的人來說,值得一讀。

又或者雖然不太有閱讀習慣,但是好奇一個熱愛讀書的書蟲的生活到底會是怎樣的人,應該也可以讀讀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1 月 14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