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培養起閱讀的習慣以後,腦海裡不時會想說要來讀點這個讀點那個,雖然有時候讀到一些需要比較耗費腦力的內容時,還是會有想抗拒的心情,但整體上來說確實會一直有想學習的欲望,這是以前學生時期比較沒有的感受。
我大概想了一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時期的學習是受到外力強迫的,而且教學的方式是考試導向,導致一來是態度上會很被動,二來則是和現實世界切割開的。而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只在求學過程中學習的效率相當糟糕,而且連帶的對學習探索這件事情也打壞了胃口,以至在沒有外強迫下,很多人就不會想再主動學習了。
事實上無論哪一門知識,本來就是來自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歸納、推理,只是關心的對象和角度各有不同,如果渴望理解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話,自然會想學習探索,這講起來很簡單,但求學的過程反而讓我越來越疏遠這樣的感受,我想應該很多人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