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間網路上風評很不錯的鹽酥雞,女友很早以前就一直想嘗試看看了,今天她剛好想吃點宵夜,當時在麥當勞和鹽酥雞之間搖擺不定,後來她就決定去圓夢,嘗試那間相中已久的鹽酥雞。但後來買回來後,口味實在口味普遍太重鹹,必須配著白開水吃,加上薯條太黑,又沒有附九層塔或洋蔥,整體上就是一個大失望,她就說:「早知道還是去買麥當勞。」
後來我回應說,這種事情不用後悔,負面經驗也是經驗,如果今天決定去買麥當勞,之後還是會一直對那間鹽酥雞有期待,倒不如早早買個經驗結束這個期待。
我們常常會有這種習慣,做了一個決定後,結果並不如預期,就會產生後悔的想法,想著:「早知道就….」。但問題就是,通常就是因為當下不知道,所以才會做出這個決定。我以前也很常後悔,甚至現在也還是偶爾會這樣。但後來我給了自己一個心理建設,就是如果不是因為做決定當下有什麼明顯的訊息我們卻忽略不顧,那麼就不要因為結果不如期待而後悔,因為我們就是無法早知道。再者,後悔也無法改變事實,只會讓自己陷入不愉快的想法中更久。
也許是大家普遍在考試教育中成長,我們很厭惡做出錯誤的決定,但事實上,人生中大多問題都充滿不確定性,並不像考試一樣有事先可以準備好的正確解答。所以說不要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相反的,我們必須有嘗試錯誤的勇氣,並且能在錯誤中磨出面對挫折的心智強度,以及在錯誤中吸取經驗。
有一個我挺認同的作家在談到閱讀時也有提到,很多人想要培養閱讀習慣時,都很想依賴別人推薦好書,深怕會不小心讀到雷書浪費時間,但其實不要這麼怕不小心讀到雷書,因為如果我們永遠都只依靠別人推薦的書單來閱讀,其實是培養不出自己的閱讀體系。如果真的讀到雷書,我們也可以思考這本書哪裡不好,可以如何改進,同時我們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磨練出自己對書,甚至是對更廣泛的事物的判斷能力。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叫大家做什麼決定就無腦亂衝,下決定之前一定程度的評估判斷還是要有,只是我們的資訊、時間、知識、經驗、資源都有限,不可能做出完美的評估,所以我們終究得在自己當下的能力範圍內做出決定,然後就接受這個結果,真的不如預期的話,就看看問題出在哪,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者發現什麼自己之前沒注意到的問題。
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充滿不確定性,勇於嘗試挑戰,並且從錯誤中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