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談到「運氣」的話,通常我們都會傾向於認為這是不可控制的,而有些人運氣就是特別好,有些人則不太好。我們有時也會借助一些非科學的方式來試圖改變自己的運氣,像是宗教信仰,又或者像是看星座運勢報導,或是像有些人去日本玩會買各種御守。但這本書重新說明運氣是怎麼一回事,並且告訴讀者透過某些方式其實是可以改善自己的運氣。

雖然講說是運氣,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很玄的超自然論點,我認為整本書主要就是環繞著兩個重要概念,其一是「怎樣提昇遇到好運的機率」,其二則是「怎樣察覺好運」。

先談「怎樣提昇遇到好運的機率」吧,作者在書中提到一些特別容易遇到好運的特質,其實總的來說,就是增加自己的接觸面,提昇自己各種的可能性,這原理很簡單,就是你接觸越多人事物,能遇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事物機會就越高,打個比方,假設每個人在路上撿到錢的機會完全相同,平均每走10公里就有10%的機會撿到1000元,那麼一天到晚在外面閒晃的人,比起整天待在家的人,撿到錢的機會就大得多。現在一些商業書籍或成功學的書在強調的點很多就是在改善這個面向,像是跳脫舒適圈或跳脫同溫層,其實就是讓自己可以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又或者像是鼓勵勇於嘗試,不要怕失敗,並且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也是,就像撿錢的比喻一樣,同樣條件下,嘗試10次的人,比起只嘗試1次的人遇到成功作法的機會更大。

再來談談「怎樣察覺好運」,這裡概念主要談的是一個人的思考方式會影響他看待自己各種遭遇的角度。一個很經典的老例子就是有兩個製鞋的商人到了一個還沒開發的地點,其中一個看到大家都光著腳走路,心想沒搞頭了,這裡根本沒有人要穿鞋。但另外一個看到則是想說太好了,這裡的人都還沒擁有鞋子,市場龐大。作者在裡面提到像是積極的態度或是正面思考的傾向都有助於掌握機會。

不過這裡我認為還有一個重點作者比較沒有提到,就是知識,知識可以幫助區辨一件事情是不是機會。不同的知識可以分辨出不同領域的機會。打個比方,像是獵人可以透過腳印和糞便得知獵物就在附近,而生意人看到一些經濟的新聞馬上可以聯想到投資的商機。缺乏這些知識的人,即便機會就在眼前,也沒有辦法區辨出來。就以前陣子很紅的台劇《做工的人》為例,阿祈的作風就是很樂觀,也很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賺錢方式,但他的問題就是缺乏相關知識,導致無法分辨出詐騙,又或者像是覺得做資源回收零成本,卻沒考慮到時間也是一種成本。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諺語「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也是類似的道理。也就是說,當你具備越廣泛的知識,你能區辨出來的機會也就越多,結果上來說也就越好運。

整體上來說,我認為想要改善自己的運氣,其實並沒有什麼太神奇的超自然手段,就是「多方接觸嘗試」X「正面積極的態度」X「持續廣泛地學習」。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7 月 10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