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艾倫狄波諾:「無論是誰,在回首去年時,如果不會覺得尷尬,大概是因為學習的東西還不夠多。」

雖然我覺得也不用這麼嚴苛的對待過去的自己,不過我確實可以體會,如果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有明顯的成長,那麼在回顧時,確實會有一種「這不是很簡單嗎?真難想像之前我竟然會連這種事情都不會!」,正因為成長已經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變得理所當然毫不費力,才會產生和過去比較時,產生很大的落差感。

不過我認為這類心境有時候還要再加上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回顧過去時,會覺得尷尬,但是又再過一段時間時,回顧當初那段讓自己覺得尷尬的時期,又會變得可以平靜看待,接受這是自己的一部分,也接受這是自己今天之所以可以如此的過程。

我認為有一件事情也有類似的流程,那就是談戀愛,有些人在戀愛當下可能會選擇一個錯誤的對象,因而感到痛苦,但深陷其中時,不是缺乏自覺,就是明知有問題卻糾結無法自拔,然後等到有一天,終於決定放手,並且面對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時候常常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否定過去那個犯錯的自己,覺得自己怎麼那麼蠢,怎麼會鬼遮掩,並且對自己說絕對不要再犯那錯誤,來到這個階段,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已經擺脫過去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是需要靠不斷的否定來和過去拉出一段距離。等到再過一段時間,會進到下一個階段,在這階段,不再需要用力否定了,而是接納自己曾經犯下如此的錯誤,肯定自己已經在這過程中學到教訓,而修正過的思考模式已經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再需要用力做些什麼來維持了。當然也有不少人並沒有辦法走到這階段,甚至又再重複同樣的問題。

今年初我在回顧自己去年一整年的記錄,雖然有不少原本設定的目標沒有達成,不過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倒是得到了很多自己預期外的收穫,有幾出現一種「早知道這樣的話,我就blah…blah…」,不過後來想想,自己可以有這麼多「早知道這樣的話」,正是因為我在這過程中獲得了很多,並且已經覺得理所當然,才會產生這種感覺,想到這樣,就覺得值得給自己一點肯定,並且也期許,今年過完時,明年初一樣可以對今年有如此的感受。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1 月 14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