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不少人要寫文章的時候,都是坐到電腦前就一片空白。出國玩了一趟回來想寫幾篇網誌,又或者去吃了一頓美食想發表一篇評論,照理說應該有不少想法可以發表,但真要寫的時候卻又不知道從何寫起。
山口拓朗這本《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九宮格寫作術》,雖然名稱提到九宮格,但其實核心的概念在於「先設定問題,再來寫作」,而九宮格只是一種方便的格式而已。其實這個原理並不難懂,很多人寫作寫不出來,其實並不是腦袋裡完全沒有內容,而是「不知道從何寫起」,或者說,不知道如何提取腦海中的資料庫,整合成一篇文章。
如果不是已經有一定的寫作經驗,要解決這個狀況,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先設定較為具體的提問,然後回答這些問題,再將這些回答出來的內容整合成文章。比起抽象籠統的「來寫一篇文章」,具體的回答數個問題對大多人來說是相對直覺快速的。
就以寫一篇美食評論來說吧,如果腦海裡一直想著我要來寫一篇文章,對自己的提問卻只有「要寫什麼?」就很容易處於空白游移不知從何寫起的狀態,但如果我們化成好幾個具體提問呢?好比說
- 為什麼會選擇這家店?是聚會?還是嘗鮮?
- 這間店的外觀如何?
- 進入後第一印象是什麼?
- 裡面的氣氛如何?
- 店員的態度怎樣?
- 店內環境如何?
- 這道料理看起來如何?聞起來如何?
- 這道料理口味如何?口感如何?
- 和之前吃過的同類型料理相比,這道料理有什麼不一樣?
- 有和其他人來嗎?他們覺得如何?
- 你覺得你還會再光顧嗎?
- 你會推薦給別人嗎?會的話推薦給誰?
我相信如果是上述的問題,大多人應該都可以具體的講出一些內容吧。但其實,仔細觀察各種美食文章,其實就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所構成的,其他類型的文章也大多如此。
那好,現在知道了「先設定問題」的觀念後,還可以進一步將這套手法應用的到正式寫作之前,也就是「素材蒐集的階段」。寫作要寫得好,其實並不是只有在真正打字的階段才開始,而是事先就要蒐集好各種有用的素材。那麼,如何蒐集好的素材呢?就是良好的觀察和記錄,而「先設定問題」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觀察和記錄,也就是說,在我們體驗一件事情之前,就先設定好自己要回答哪些問題,在體驗當下,就可以特別注意觀察自己設定的問題。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美食問題,可以在去用餐之前就先想好,等到進入店家時,就有明確的觀察方向,可以的話,甚至可以寫些簡單的筆記,如此一來,素材的蒐集就會更明確更完整。
我想很多人應該也有想要寫日記,但卻不知道寫些什麼,有時候又覺得好像都在寫些無趣的流水帳。而「先設定問題」這個原理也可以應用到寫日記上,因為你設定的問題可以讓自己刻意去回想一些其實挺值得一記,但以往卻不太會注意到的事情,久而久之,甚至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好比說,我之前有介紹一本書《人生勝利聖經》,我就有參考作者建議的日記寫作提問:
早上先寫:
- 我很感謝
- 如果今天發生什麼事情會很讚
- 每日自我肯定。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晚上再寫:
- 今天發生的三件很讚的事情
- 我如何能讓今天變得更好
我會參考這套設定來寫日記,為的就是想將自己的思維調整到比較正面有自信的心態。而這麼寫日記一段時間後,我才注意到有很多自己擁有,平常卻視為裡所當然沒特別去注意到的事情,而我也會開始觀察到一些以前不會注意到的面向。透由這個方法,不只培養起我寫日記的習慣,也改造我的思維模式。
總之,這套「先設定問題」的作法真的簡單也挺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