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一本關於劇本創作的書籍,叫《故事寫作大師班》
我目前並沒有打算嘗試寫劇本,讀這本書純粹是興趣使然,但讀著讀著,也一面回想起很多自己看過的各種電影、電視劇、動畫等等。這本書採取一邊描述原理,一邊列舉很多作品輔助理解,但其實裡面列舉的作品有八成以上我都沒看過,所以我還必須自己猜想一下過去看過的各種作品裡如何套用這些原理來看待,在這個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就重新審視了很多自己以前看過的作品,也對於這些作品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好比為什麼有些角色要這樣設定,互動為什麼要這樣安排,有些場景要這樣設計等等,產生很多「原來如此,過去我沒想到是有這個用意!」的想法。
雖然我並不是抱著要學習寫劇本的動機來閱讀這本書,但透過了解創作的原理,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待作品,我也能更加深入,用更多不同的角度來觀賞作品,即便我依然只是觀眾。
其實這個狀況也不是現在才出現,以前我還沒學過攝影時,看到漂亮的照片也是會讚嘆,但卻只能說出好看,卻不太有辦法具體指出怎樣好看,後來學習攝影,也自己拍攝了一些作品後,我在觀賞別人的作品也可以觀察對方的構圖,光影,逆向拆解,猜測對方的拍攝時間、光線角度、如何安排構圖等等。
當我學過了作業管理、財務管理和烹飪知識後,我去到一間餐廳,除了判斷料理好不好吃以外,也可以觀察餐廳的動線設計,以及點菜、烹飪、出菜、結帳等等的流程是不是有改善空間,也可以稍微猜測這間店主要成本花在哪。
即便只是當一個消費者或觀眾,學習一些經營者或創作者的知識技能,也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消費者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