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直很流行一個觀念叫「跳脫舒適圈」,就是要人勇於跳過自己習慣已久的生活方式,接觸一些不一樣的人際關係、工作、活動等等。透過跳過舒適圈的作法,可以增進自己面對不習慣事物的勇氣,拓展自己的技能範圍,更有因應變化的能力。

其實有一種挺方便的跳脫舒適圈管道,就是刻意學習一些自己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技能,特別是因為各種原因曾經討厭過或逃避過的領域更好。

去年的下半年我刻意研讀了一些自己在過去各階段排斥或逃避的知識領域,感到收穫良多。像是國高中時期很討厭的化學、大學時期沒興趣的統計學,以及後來包括像是經濟學、財務金融和會計學等。

要重新讀這些書籍時,會湧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會連結到當初那些不好的挫折感和印象,但放下當初那些感受重新面對,跨過那層心理障礙後,會覺得這些知識也沒那麼討人厭,甚至引起我的興趣,也讓我對這個世界多出不同角度的認識。

那麼我是如何做到重新面對這些當初讓我排斥的知識呢?主要有兩點。一個原因是自己本身的心態不一樣,我讀這些書籍不再是因為被考試或是一些義務壓著強迫讀,而是出於刻意挑戰自我和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另一個原因則是自己的學習方法已經完全不同,一來我具備的知識底蘊和經驗已經和當年完全不同,二來是我已經發展出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透過刻意重新面對自己過去排斥的知識領域,確實也讓我對於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而這些知識也讓我對於這個世界有更多不同的認識。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1 月 3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