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有動過想開臉書的粉絲頁,或者開個人部落格的想法,卻覺得自己實在想不出什麼好寫的東西,又或者有正式開張,但發了幾篇文後覺得好像都沒人鳥,過個不久後就沒有經營下去的幹勁了。那麼《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應該可以透過作者個人的經驗分享,在精神上給予一點鼓勵。

我自己從學生時代就陸續開過幾個部落格,有寫過惡搞類的小說,也寫過生活題材,也包括一些耍文青的無病呻吟風格文章,還有發表一些自己玩攝影的作品,甚至開過一個滿有爭議性主題的部落格吸了不少人氣。但這些部落格基本上都廢棄了,本站是我再一次的嘗試。

除了一些開站就有很明確的經營目的和方向的,很多人會想開部落格,出發點多少都有一種「想分享些什麼」或是「想為自己記錄些什麼」的念頭,但通常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東西,或者說,覺得自己想到的東西根本沒什麼發表價值,當日記還好,要公開在網路上實在略嫌丟臉。

本書的作者主張,部落格就是從自己的生活寫起,而且要寫自己想寫的,寫起來會感到滿足快樂的。他自己的部落格就是這樣起家的,而後來也靠著部落格賺取不少被動收入,以及獲得很多商業性的合作機會。

當然,這種事情不會一下子發生,我想很多人也不見得是為了事業發展的目的來開設部落格,但即便是純粹以渴望分享的、渴望被看到的心態來創作,「從自己的生活開始」這個大原則基本上沒錯。

我大致上同意這樣的原則,其實很多知名的部落格、粉絲頁,甚至包括youtuber,一開始都是抱著發表自己的興趣或生活,久而久之發展出了個人風格,培養出一批氣味相投的粉絲,才變成了知名的創作者。這也就是為什麼作者會建議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因為這樣才不用刻意去尋找題材,導致經營創作變成一種需要「用力做」的事情,一旦需要靠刻意努力做,時間久了很容易就會放棄。

當然,我認為要把任何平台的內容經營起來,都需要有一定的紀律和毅力,我看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一時熱血開啟了個人創作平台,但熱血期一過就越來越少創作,最後不了了之。但正因為持續創作不是這麼簡單,所以更要在初期先降低門檻,讓自己可以不會太過有壓力地經營下去。

其實我認為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東西可以分享的,只是自己不這麼認為而已,試想,我們每天在家人、朋友、同事聊天時,大多不會遇上「我該想些什麼來跟他們講呢?」這種問題,因為我們很自然地就會將自己生活上的事情提出來分享討論,而這些內容中,就會有可以拿來發表的題材。

我也跟一些朋友提過,特別是很愛講些有的沒的,遇到人就劈哩啪啦講個沒完,甚至根本沒在聽別人回應什麼,自顧自地活在自己的話題裡的,我認為這種人特別適合寫點東西發表,因為他們就是有強烈的發表慾,重點放在想找個對象講出自己想講的,所以在對話中根本也不關心對方的回應,這種事情在人際互動中可能要斟酌考量一下,因為有引起反感的機會(而且還不小),但如果是發表在自己的平台上的話,就沒這問題啦,搞不好還會吸引氣味相投的人。而我相信這類人透過寫作也可以達到一定的「能量釋放」。

只是不少人都會有個心理障礙就是覺得創作(不管是文字、照片還是影片),就是要像個精熟的藝術作品一樣,直接將自己現有的東西丟出來很不ok。所以邏輯上都會覺得要「先有什麼好東西,再來寫出好東西」,但其實很多有一定名氣的長期創作者都會澄清,正確的觀念是「先寫出東西來,好東西才有可能在這過程中產生」,就如同本書作者所說,當你開始動手寫,你的觀察力也會變敏銳,開始注意到很多過去沒注意到的事情,而這些新的體驗,又可以成為你繼續寫下去的養分,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雖然很多人應該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平淡無趣,沒什麼好寫。但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可以提煉出很多有趣的觀點,而且很多電影說穿了也是在探討一些人生中常見的主題,只是會以比較戲劇性的方式呈現。當然,你有戲劇性人生的話,會有很多顯而易見的題材,但即便沒有,也會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重點不在於「有什麼好寫?」,而是「寫成什麼?」

作者提到他寫屍速列車的影評的經驗我覺得相當值得參考。當初他打算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時,在網路上查了一下,發覺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紅,幾乎所有的觀點都已經被寫過了,這讓他不知道要從何下手,後來他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到可以聯想到這部電影的內容,就順利寫了一篇。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寫觀看心得,有很大一部份我認為是被專業影評的印象給限制住,好像寫影評就一定要套用各種學術理論,寫出一篇正確又有深度的評論。當然,有能力寫出那種影評當然很好,但其實沒有辦法那樣寫也不代表就什麼都不能寫了,你的人生就是很棒的題材,只要找出電影中可以和自己的經驗聯結的點,就可以寫出一定的想法。

好比說,很多人看愛情片,應該都會聯想到一些自己或是聽來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就會是不錯的連結素材。但有人可能會這樣質疑:「有些電影的主題跟我生活差太遠啊!我的經驗中根本找不出可以聯結到電影內容的東西。」。嗯,如果要從表面上來看的話,很多電影應該都超出大多人的經驗吧,好比說英雄系列的電影、或者奇幻電影等等。但重點不光是在電影的主題類型,還包括人物的互動和道德議題這些精神層面的事物。如果看到一部喜歡的電影,想必會有一些場景或對白讓自己感到深有共鳴,或者挑動自己某一種情緒吧(無論是喜怒哀樂),這就表示這個部份必定和你生命中的某些經驗有所聯結,試著找出這些引起共鳴、挑動情緒的部份是來自生命中的哪些經驗,自然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特色的電影心得。

總之,先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寫起。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2 月 3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