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網路上看到一部關於斷骨增高手術的影片,裡面說明斷骨增高這項技術的起源,以及到目前為止的應用。這讓我挺意外的,我一直以為這項技術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是一種亂來,基本上沒什麼地方是合法的,不像打肉毒桿菌或是削骨縮臉這樣已經可以拿到檯面上做。不過有些地方已經變成一項醫美服務了,在台灣的話,目前還只能用在處理一些畸形矯正,不能拿來做增高這整醫美方面的用途。
身高這件事情其實是不少人的硬傷,特別是對男生而言。我想不少男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多高個幾公分,而且也不限定於特別矮的男生,像我的身高以台灣男生來說也算是在平均值之上了,但我還是想過自己可多高個幾公分當個高個子應該更讚。
的確,身高對於形象多少有影響,特別是在尋找伴侶這塊領域。當然,很多人都會說身高矮一樣可以找得到另一半,這點也沒錯,但我想很多人應該不會只滿足於「找得到另一半」,而是想「找到更滿意的另一半」。而身高太矮確實會在擇偶市場上少掉很多選擇,即便檯面上不會說,但我私底下遇過一些女性朋友都表明自己雖然不會要求另一半要很高,但幾乎都還是有設定一道門檻,好比說不能比自己矮等,換句話說,只是不會把門檻設得很嚴苛,但還是有一個門檻在的。
不過我這篇主要倒也不是想強調身高對於男生擇偶的重要性,而是要說,很多條件其實都對於我們在這社會的生存上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打從我們一出生,我們的長相、身高、膚色、家境等,以及我們後天的成長過程,包括教育、交友、專長選擇、職場選擇等,都讓我們有不同的優缺點。
有些人確實比較幸運,可以具備客觀上較多的優秀條件,好比說又高又帥家境又好,父母親情緒穩定教養開明等。也有些人生來就比較坎坷一點。有些人則是其他條件不出色,但就有某項特別突出,有些人則是相反,有某一項特別糟糕的缺陷。簡而言之就是,人生基本上是不太平等的。
有些勵志書上會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沒錯,確實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你會因為自己是這種意義下的獨一無二,就因此對自己滿意嗎?我想可能還是有些人會被說服吧,但應該大多人無法被說服。就像橘玲在《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裡所說,這個社會不會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專長,你擁有所有人口裡前10%的數理能力,大概就可以在現代社會找到一份薪水還不錯的工作。但你如果擁有的是前10%的體育能力,你可能只能在朋友一起出去打球時被稱讚一下而已,基本上對求職可能不太能有直接幫助。
我因為有在社會運動圈活動,所以也認識一些這圈子的朋友,這圈子的朋友有不少人會出現一種傾向,他們會覺得這個社會有太多的不公平,有太多分配制度需要改革。他們也常常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滿,覺得自己是社會不公下的受害者。嗯,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講的也沒錯,但即便大家再怎麼投入社會運動,眼前看來這個社會也不可能馬上有很大的轉變,即便轉變,也不見得是往他們渴望的那個方向。
以前我也是抱著這樣的態度,甚至產生一種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姿態,變得有點生人勿近。不過後來發現自己這樣的態度也不會讓自己變得比較好過,甚至還拖累身旁的人。
後來我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人生就像是在打牌,每個人一生下來都會馬上拿到一副牌組,有些人牌組特別好,有些人牌組特別差,但大多人都不屬於上下兩端的極端值,而是各自有些優缺點。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人生的過程中,盡量改善自己的牌組,並且運用自己手上的牌組,打出當下最好的出手策略。
我還是很羨慕那些家境比我優渥的人,還是很羨慕那些外型充滿魅力的人,但我知道自己手上也還是有些不錯的牌組,老是往上看著那些人流口水也不是辦法,我該做的就是充分認識自己的牌組,充分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規則,盡量讓自己可以在既有的規則下打出最好的策略。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整個社會可以發展得更美好,讓更多人可以過得更開心更滿意。不過我始終都要謹記,了解自己的牌組,了解牌桌上的規則,打出自己最棒的策略,或者至少讓自己能滿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