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找這部電影來看,是因為在臉書上面看到朋友分享這個有懷舊元素的作品,而我主要的動機也是想看看電影裡如何呈現那個年代的各種元素。
這部作品大致上的架構就是,主角阿部奈美在某一次去醫院探望住院的爸爸時,偶然遇見高中時期的好友伊藤芹香,當時芹香因為癌症只剩下一個月的壽命,沒有家人也沒有伴侶的芹香,希望奈美幫她找回高中時代的SUNNY團隊的隊友們重聚,而故事就環繞在陸續尋找這些老朋友們的過程中展開。
整部劇情的走向是在兩個時代間交叉敘述,一個是現在的尋人過程,一個則是高中時期從相識到一起參加比賽的過程。在主角一個一個尋找過去朋友的過程中,也穿插高中時期的故事線來帶出每個角色的人格特質。而主角在找到每個朋友時,都會發現大家現在各自陷入某種困境中,對於回去高中那段過去也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恨不得馬上重聚,有人改頭換面不希望過去的朋友來攪局,有人則是覺得沒有臉重聚等等。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可以歸為標準的青春救贖類型,主要的特色就是,學生時代的青春歲月代表的是單純又真誠緊密的夥伴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大家充滿熱情、理想和明確的共同目標。而走入成年後,人生大多被描述成迷惘困惑,庸庸碌碌的職場和家庭變成只是社會賦予的義務,大家在這些外在賦予的義務追尋中失去了人生的熱情,而這樣的困境要靠找回青春年華的歲月來得到救贖,有可能是找回過去的夥伴,或者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願望等等,又或者是透由某種大破大立來找回青春時期的初衷。
是說這類型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不會太過產生共鳴。一來我記憶裡的青春歲月並不是這樣充滿個人特色、純粹友誼、熱情目標的元素。二來雖然我對現在的人生稱不上特別滿意,但我現在是把這個救贖放在未來,希望可以透由改造自己來達到渴望的人生目標,也就是說我並沒有特別覺得過去那段歲月可以帶來什麼救贖或安慰。
事實上,如果可以恢復青少年時期的活力和可塑性,我是相當樂意接受的,但要我回去重過一遍國高中的生活?這恐怕就不那麼吸引人了。雖然那時期的我確實也有參與一些比賽、社團活動,也有結交一些不錯的朋友,但如果整體攤開來看,更高的比例是枯燥乏味的課程和考試,活動安排上沒多少自主性、生活圈相較於現在也比較狹窄。
嗯,少年動漫的劇情裡,國高中生活元素盡是熱情、愛情、友情,真實生活的一天中佔掉最多時間的是在教室裡上課,但這些在劇情裡通常都會被幾個畫面快速帶過去,然後就依據該作品的主題,將大多的時間放在描述看是要社團生活、還是人際互動、競賽訓練或甚至是拯救世界等。
整體上來說嘛,我覺得抱著懷舊的心態來看看這部電影也挺不錯的,至於青春熱血這塊嘛,也不算糟糕啦,即便大多人的學生歲月應該都不是長這個樣子,但那又何妨,記憶本來就是一種選擇性擷取和重新詮釋的過程,反映的其實是當下的處境和想法,如果可以從這種想像中的熱血青春得到些安慰和抒壓,那也很好呀!一部作品的好壞本來就不是在有沒有重現真正的生活樣貌,更多是在追求各種趣味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