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這邊的圖書館又開始舉辦累積借閱量換獎品的活動了,簡單講就是借閱數越多,就可以換越多禮品,此外還可以累積抽獎次數。這真的讓我有點傷腦筋。
上一次圖書館也有舉辦類似的活動,我算是挺投入的,大量地借閱,一星期大概都會跑圖書館三四天,有時甚至一星期五天都有。
其實累積點數可以換來的禮品挺便宜的,抽獎也不是那麼容易抽中,因為想湊借閱量的人一大堆。雖然說這個活動完全不會花上我任何一毛錢,圖書館借閱任何書都是完全免費的,但如果要大量累積借閱量,就得要常常跑圖書館,把時間成本也算進去的話,單純為了這些禮品和抽獎機會一天到晚跑圖書館實在不怎麼划算。
不過我還是很難抵抗這種誘惑,即便我知道用這些時間成本去換根本划不來。這裡我想想大概有幾個原因吧,最主要的就是那種累積點數的感覺,一旦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在累積點數,就會覺得再多累積一點,再多累積一點。再來,活動期間去圖書館時,也會看到很多人在衝數量,每個去櫃台都是一大疊一大疊的書,這又會激起競爭心態。再來,因為我本來就有借閱習慣,而且我的借閱量跟一般人比起來算挺多的,這也給了我一個合理化的藉口,也就是我不會覺得自己純粹是在衝點數,只是借得比平常多一點,只是多摸一點不同領域的書。
這就讓我想到分數真的有很強的制約力,甚至有時候分數其實換不到什麼實質的東西,也還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要累積更多,就好像以前在打電動,明明累積更多分數、挑戰最速通關、挑戰無傷過關、蒐集一些特殊物品等,這些根本不會帶給玩家什麼額外的物質利益,但很多人就還是會想挑戰,只為了遊戲中的成就。如果再加上玩家之間的競爭比較,那更容易陷入這種分數競爭,想想很多線上遊戲,內容有夠單純,照理說玩沒幾下就會膩了,但玩家之間互相競爭比較,就變成人人都競相花一堆時間在遊戲裡面,甚至出現成癮狀態。
說起來這些遊戲設計團隊也真的很懂人類的心理機制,才能讓玩家花更多時間,有時甚至是花更多錢在一個遊戲上。
而這種容易受到分數和成就制約的心理機制,在遊戲上有時看起來好像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遊戲適度玩確實可以調劑身心,訓練反應和問題解決能力,但成癮的話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但如果可以應用到其他積極面也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好比說,我在一個網路上訂閱的線上課程平台,就設計一個機制,只要使用者每天練習或學習達到一個分數,就可以算是完成當天目標,而平台會累積使用者的分數,以及記錄「連續幾天不間斷達到分數」,這個機制讓我每天都非要打開來多少練一下,而且這是越累積越不想中斷,現在我已經累積連續超過90天都有達到當日目標,如果不是這個機制,我想我中間肯定會有不少偷懶中斷。
由他人設計的分數有制約效果,其實自己也可以設計制約機制,好比說,我現在很多學習目標和任務都會計算完成數量,好比說在部落格發文的數量,書籍閱讀完成的數量,程式練習題目完成的數量等。每個月我都會制定一個目標(類似KPI),雖然很多時候我都沒辦法達到目標,但光這個設定出這個目標,加上記錄自己的完成數量,就會有一種想要盡量達到目標的衝勁,常常在月底還會盡量衝一波,等到回頭一算,雖然沒有達成當初設定的目標,但也比自己以前沒設定任何目標,也沒記錄完成數量比起來,累積做到的事情多出很多。
所以說,想要培養自己持續練習一項能力,或者培養一項好習慣,不妨試著運用各種分數制約的心理機制,來激起自己的衝勁,去完成更多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