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不少書籍都是在教人如何在各種情境提高成功的方法,比如習慣學方面的作品,就是提供各種養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的方法,讓讀者可以慢慢優化自己的日常生活。又或者像是建立正向心態方面的作品,藉此來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行為模式,藉此改善自己的人生等。

有不少人對這類作品很不以為然,認為書中這些作法都指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簡單說他們人為成功者的案例才會被拿出來講,失敗者都被略過不提,所以這些作品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有些人會走到一個比較極端的立場,認為一切都是先天條件上的差異造成決定性的不同,後天是無法改變,好比說,很多人會認為「一都是天份」,或者「有錢的父母就是一切」。

這種人有時候會散發一種讓人不太舒服的氣息,他們往往喜歡嘲笑各種努力嘗試的動作,冷眼嘲諷這些嘗試只是徒勞,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特別當你嘗試失敗了,他們更會幸災樂禍地認為自己果然沒看錯。

這種人的問題是,他們在講的事情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有些人確實在先天上佔據了一些優勢,也因此在起步就比別人前面。但他們忽略的是,過度強調先天條件的影響,認為先天就決定一切。他們會拿出最佔優勢的例子,以及最劣勢的例子這兩個極端作為他們立論的依據。

但問題是,絕大多數人都不屬於這兩個極端,目標也不是設定在成為頂尖中的頂尖,大多人毋寧說是想要從現狀再改善個一定程度,目標程度也許各有不同,但通常都不會是勵志要爬上地球的頂端。

另外,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絕對成功的方法,或者應該說,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百分百確定無誤的,我們本來就是活在一個機率的世界裡,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提高自己成功的機率,當我們在各方面都盡量提高自己成功的機率時,我們就有很高的機率在整體上改善自己的處境,而我們盡量做出各種可能的嘗試,也可以藉此提高我們碰上成功嘗試的機會。

人生從來就是如此,我們不可能百分百掌握一切,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成功的機率,降低失敗的機率。採用比較有機會成功的選擇和作法,做出優化的嘗試,提高整體成功的機率,如此而已。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4 月 10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