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吃宵夜的慾望是我入夜後常常要去對抗的念頭,雖然理智上知道吃宵夜對我沒什麼好處,特別是我去買的宵夜十次有七八次是鹽酥雞,常吃對身體恐怕沒什麼好處。

強忍是一種方法,但強忍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腦海裡會不斷地浮現出宵夜,甚至連香味和口感都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讓我難以忍耐。

其實我住的地方算不錯了,至少步行十分鐘內可及的距離沒什麼買宵夜的地方,否則我吃宵夜的頻率應該會更高不少。環境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當你缺乏做一件事情的環境,或者說你的環境讓你做這件事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神,你自然就會減少做這件事。像我當年在俄羅斯留學時就很少吃宵夜,因為入夜後根本也沒什麼能買的。

環境無法輕易改變,我畢竟是住在都市,騎車大約十來分就可以買到,所以宵夜慾望太強時,還是容易對抗不了。

通常想到要吃宵夜時,心理會出現一種正向強化的循環,就是我腦海裡會開始浮現出宵夜的感官,起先是視覺,我可能會想像出鹽酥雞攤的樣子,攤位上擺著各式的食材,雞塊、雞排、三角骨、魷魚、雞皮等畫面越來越清晰,接著想像自己拿到一包剛炸好的鹽酥雞,再來開始聞得到剛炸好的香味,搭配著少量的胡椒鹽味,最後就是入口後的酥脆感以及在嘴裡擴散的脂肪香。而這些想像出來的感官內容會進一步推高想吃宵夜的念頭,而這些念頭又會再推升想像的真實感,腦海裡滿滿都是期待。

最後就會開始給自己各種理由,比如說偶爾吃一下不會怎樣,腦海裡一直想這些事情會妨礙我專心之類的。然後可能就會屈服去買宵夜。

不過有個思考方式倒是可以讓我降低慾望,甚至也成功地讓我抵禦不少次念頭,那就是改變自己思考的焦點。

那就是去回憶每次吃完時的感覺,這種東西是這樣的,吃之前慾望最強,吃的當中也確實有一定的愉悅感,但吃到超過一半開始愉悅的邊際效益就開始降低,最後四分之一通常不再會有那麼強烈愉悅感,完全吃完以後,基本上不會留下任何愉悅的感覺,嘴裡的感受其實有點不清爽,加上愉悅感退去,腦袋開始可以理性思考,罪惡感也隨之而來,覺得自己幹麻花錢花時間只為了一時的快感。再來想像房間裡揮散不去的氣味,這在肚子塞滿時聞到其實會變成有一種膩的感覺。

簡單說,宵夜吃完後的經驗通常不是這麼正面,所以把想法聚焦在這些感受時,慾望就會降低,我不敢說百分百有用啦,否則我早就完全戒掉了,但確實有降低頻率的效果,比如說我原本可能只要產生60分的慾望就會採取行動去買宵夜,現在可能要80分的慾望才會採取行動去買宵夜。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4 月 22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