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多年前練過巴西柔術和泰國拳,當時練習時都是以動作技術和協調性為主,身體條件方面也是以心肺功能和機動性為主要鍛鍊項目,好比說跳繩跑步。
不過其實力量訓練在格鬥也是很重要的項目,畢竟力量在格鬥裡面算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像有一個說法:「你要四兩撥千金,也得先要有四兩力」,否則各種格鬥競技就不會分量級來比賽了。
但講到力量訓練,直覺都是想到健美或是健力三項的肌力訓練,這種訓練也很好,比起沒有訓練來說,做這種訓練肯定會帶來更多力量上的優勢。但如果要針對格鬥場上的應用來說的話,其實還有更有效率的鍛鍊方法,這本《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就是在談如果你是為了要提昇自己在格鬥比賽中的表現的話,不要直接套用一般健身健力在使用的方法,而要針對格鬥的動作需求來做特化訓練。
另外作者也稍微提到一些一般對於格鬥訓練的刻板印象迷思,像是很多漫畫和電影在描述訓練過程時,很愛用的一個場景就是長跑,但其實格鬥雖然需要一定的心肺能力,但長跑絕對不是最推薦的,當然要跑,但絕對不是要像長跑選手一樣跑很久很遠(第一神拳可能就會給人這種錯誤印象),因為一來格鬥是要在間歇運動和心肺功能間取得平衡,過度鍛鍊長跑不但CP值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到肌力的發展。
書中列出各種不同的訓練動作,分別對應哪些在格鬥場上的動作,好比以踢擊來說,股四頭肌就是力量的來源,腹斜肌則是讓軀幹可以轉動得更快(也就意味著出腿速度更快更具破壞力),而臀中肌則是可以在踢擊動作中穩定身體(才不會一腳踢出去人也跌倒)。
這本書算是讓我認識到各種不同格鬥動作需要的身體條件,動用到的肌群有個比較整體的認識,在youtube上看選手的練畫面也就理解為什麼他們要做這種動作的訓練。
不過這本並不是針對完全沒有任何肌力訓練基礎的人看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任何肌力鍛鍊的經驗,光看本書我認為可能會無法正確做出相應動作,這本比較像是給已經有肌力鍛鍊經驗的人,改善自己的訓練項目和課表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