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接到奶奶,也就是我爸的媽媽,正式離世的消息。其實也沒太震驚,畢竟奶奶近年來身體狀況一直都很差,也沒什麼活力,特別是爺爺走掉以後狀況更不好。原本以為爺爺走掉以後奶奶會馬上跟著離開,但竟然也這樣撐了一年多。

奶奶走了以後,跟我比較有直接關係的上兩輩分的四個人,也就是我爸和我媽的父母,就全部辭世了。其實也差不多了,他們四個都在九十多歲的年紀才離開,即便以現代的水準來看,還不算特別長壽,但也算是比平均年齡高了一截。

也許可以算是幸運吧,三十歲以前,我幾乎完全沒有什麼親友過世,如果真要算的話,有一隻小學時期養的狗過世也許可以算在內吧。死亡這件事情對我來講是一種「知道,也可理解,但就是無法切身感受到事情」,但在三十歲後,算一算接近是每一兩都會有親人離開,有時甚至同一年走兩個。我上兩輩那四個老的都是在我三十歲後開始離開的。另外也有兩個表哥走得比較早,一個是癌症一個是職場意外。

經歷了幾場死亡,送走了幾個人,特別是上兩輩都走光以後,正是開始對死亡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感受了,接下來要陸續面對這一關的就是我上一輩的了。雖然如果沒有特別意外的話,死亡離我大概還會有好一段距離,但已經不是遠到讓我還完全沒任何感覺了。以前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完全看不到,現在是雖然還很遠,但已經可以看到在那遠處了。

雖然這些親戚在我成年後都沒有太緊密的互動,所以他們的離開對我並沒有太大衝擊。但大概還是有一個感受得到身邊整個親屬網路的變化。好比說很多時候大家逢年過節的聚會其實是環繞著老一輩展開,當老一輩離開以後,大家的連結也隨之弱化,當然並不是說都沒有往來,事實上還是會在各種節日找些名目出來吃飯聚會,但會感受得到這些活動是以一種比較彈性的方式進行,比較屬於情誼上的連結,以前那種帶有義務性的連結色彩已經淡化不少。

而且這也確實會讓我意識到,這些人就真的這樣走了,即便後來我跟他們互動的頻率本來就不高,但現在開始我永遠不會再見到他們了。即便連結並不深,但我生命中的某些連結確實就這樣消逝了,也覺得生命中的某一塊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活著的感覺有很大一部份是在連結網路中形成,即便再怎麼孤僻的人,也不可能在完全沒有任何人際互動下生活。

死亡意味著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消逝,但卻也同時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活著,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5 月 7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