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奶奶去世,參加了告別式以及骨灰入塔的儀式。

這幾年參加的告別式比較多了一點,儀式過程通常有各特色,就是會依照參與者的出場順序以及儀式內容,是依據和死者的親屬關係來決定。

我對這種儀式並不是很熟,一方面是我本來就對傳統信仰比較無感。

另一方面是目前我參加的告別式,大多的往生者跟我的實際連結並不深,他們都是我血緣上的親屬,但在實際生活上並沒有太多互動。這麼說可能不是很討喜,但對我來說,這種儀式比較像是一種公事化的任務,我是因為親屬關係才參加這樣的儀式。

這讓我想到,早期的人親屬關係的連結應該比較深吧,在農業社會時,家族是真的都住在同一個區域,日常生活中也都會有實際的往來。但當一個社會工業化以後,很多人成年都會脫離原生家庭,去到一個不同的地方生活,和血緣親屬的實際互動遠不如工作上或是生活圈內的人際網路。

也就是說,現代人和血緣親屬的實際連結度已經大不如以往,除了伴侶以外,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程度恐怕都比血緣親屬來得緊密。

然而過世後的儀式,往往還是以血緣親屬的關係為基礎來安排,因為這些儀式是在早期發展出來的。當然,有不少儀式已經依據現代社會的特性做出不少調整了,比如說幾乎都有大幅的簡化。

我在想,如果沒有出什麼特殊的意外或疾病特別早走的話,等我過世時應該整個社會的型態應該又改變了不少吧,至少可以確定不會有很多的子孫來參加我的告別式,到時候這些儀式可能會變得更精簡。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5 月 24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