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學習一項知識技能都是想要解決某些具體問題,或者對生活有所幫助。不過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是以輸入為主,所以比較不重視輸出,也不這麼擅長主動輸出。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學習也不見得是要馬上應用在什麼實際問題上,光是獲得新的知識也是一種滿足。這樣講也沒錯,確實也是有些人學習純粹是出於自我滿足的動機。不過即便是這樣,輸出也可以幫助學習,讓學習更有效率,記得的更多。
這本《最高學以致用法》算是一本挺方便的工具書,裡面有各種關於輸出的基本觀念,還有如何透由輸出來幫助學習,以及如何有效地輸出。
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自身的輸出量,他每日發行電子報達13年,每日更新facebook達八年,每日更新youtube達五年,保持每天寫作三小時以上達十一年,每年至少出版兩到三本書達十年,每個月舉辦兩場講座達九年。
也就是說,作者本身就相當有說服力地徹底執行輸出原則。
書中有不少原則是我已經知道的,當然也有一些不錯的小技巧也讓我覺得值得一試。
不過真要說的話,作者身體力行大量輸出多年,讓我讀起來感到全身被灌注衝勁,也想要增加自己的輸出量。可以說,很多時候一本書的影響力,不光是內容寫得正確不正確這種理性認知面,也包括能不能激起行動的情感面。